日期:2023-02-04 19:21:07 来源:中国新闻网
随着气温持续降低,锦州9-3油田海域出现大范围海冰。 杨敏政 摄
(资料图)
中新网天津2月4日电 题:中国最北海上油田:春风化冰“九三抗冰精神”守卫北境采油一线
作者 王在御 王君妍
在一望无际的海冰上,矗立着一座孤傲的堡垒。立春时节,住在天津滨海新区的赵明正在家中收拾行囊,准备再次前往他在海上的另一个“家”,一座在海冰上由钢铁搭建的“大家”。作为中国最北的海上油田——锦州9-3油田采油平台的老台长,他早已习惯了这种常年在海上工作,与家人聚少离多的节奏。
中国最北海上油田-锦州9-3油田的操作人员坚守在战冰第一线,用实际行动守护着“家园”冬季安全。 中国海油天津分公司供图
“老赵,再带点衣服吧,现在海冰应该还没解冻呢。”赵明的爱人嘱咐道。
“没事的,这都立春了,最冷的时候已经过去了。”赵明嘴上笑笑,但在锦州9-3油田工作了二十三年的他,心里很清楚,哪怕是过了立春,也还要等上一个月以上,采油平台附近的海冰才能彻底融化。
作为平台长的赵明牢记岗位职责,时刻关注锦州9-3油田海域施工作业进度,确保油田安全平稳生产。 中国海油天津分公司供图
锦州9-3油田作为中国海上地理位置最北、纬度最高的油气生产中心,每年12月至次年3月,油田都处于“冰川时代”。这里冬季逼近零下30℃的温度,是这座油田最大的困扰。
“就算立春了,那海冰也化不了那么快。”赵明爱人将衣服递到他手上,转身又去准备晚饭。看着手中的棉衣,赵明的思绪仿佛又回到了那个冰雪交加的夜晚,那是锦州9-3油田投产的第一个寒冬。
北境风光冰与海的首个寒冬
2000年1月11日凌晨3时30分,锦州9-3油田采油平台首次投产期间,中控传来仪表气罐低压关断报警,而平台员工刚刚对各个管线易冻点都进行了详细检查。
锦州9-3油田海域出现大范围海冰,油田各方人员积极配合,全力以赴确保油田原油外输作业正常进行。 中国海油天津分公司供图
“同志们!大家赶紧把所有仪表气管线再排查一遍!一定要把冻堵的地方找出来!”赵明站在风雪交加的海上油田平台上,与所有人员一起逐点排查已经被冰雪覆盖的管线,急切盼望着找到管线冻堵的地方,而当时的气温是零下25℃。
虽然那时的赵明已经在其他油田上工作了十年,但他和锦州9-3油田上的其他人员一样,也都是首次面对这样严峻的危机。“当海冰伴着深夜的月光来袭之时,身处无边无际的大海之中,那瞬间宛如灵魂出窍一般,感觉一切都静止了。”赵明回忆道。
锦州9-3油田的操作人员正在使用冲冰装置破冰。 杨敏政 摄
海冰如潮水般在寒冷黑夜中向他们袭来,加之经验严重不足,哪怕是在油田上身经百战的“老兵们”,一时间也慌了心神。“别害怕!集中精神!安全第一!”“一定要保证油田安全生产!”幽灵般的海冰不断地撞击油田采油平台的沉箱,平台被撞得晃晃悠悠,撞击声与风雪盖过了一切声音。
当时在场的平台操作员工欧阳建平说:“那一年的冬天我终生难忘。当时我们所有人都没有抗冰防冻经验,连棉工服都是临时采购的,管线上冻的速度远超预期,我们手提热水壶满甲板穿梭,身上的衣服冻上了,手脚也满是冻疮,但所有人都在坚持。”
面对特殊天气,坚守岗位的员工组成 “抗冰保产”冲锋队奋战在冰情“重灾区”,确保油田生产安全平稳运行。 中国海油天津分公司供图
“记得油田投产那一年的冬天冰情特别严重,从平台西区到东区破冰船都过不去,冰厚超过一米,当时,所有的海员都非常辛苦。”时任锦州9-3油田首任总监李静峰回忆道。
“那时候要说不恐惧,肯定是骗人的。当时平台上所有人冒着严寒顺着管线一点点排查,在技术与经验双双不足的情况下,最终顺利找到冻点,成功解决了这次危机。”这次危机是赵明记忆最深的一次,但绝不是唯一的一次。在随后的二十三年间,每年冬季海冰都会准时“赴约”,他也慢慢摸清了这位“老朋友”的“脾气”。
抗冰保产“九三人”傲雪战海冰
锦州9-3油田作为中国海油最北的海上油田,冬季海冰是油田安全稳定生产的最大威胁。生产设备和系统结冰、冻堵后将影响油田正常运转,严重的海冰将对海上石油平台带来巨大的安全隐患,如不及时破除海冰,导管架上海冰叠加堆积,加上涨潮时的推力效应,对平台的主体结构构成巨大威胁,破坏性极大。
冬日晨光下的锦州9-3油田。 中国海油天津分公司供图
为了能在冰区安全开采油气,锦州9-3油田的采油平台设计成世界上唯一一座桩基沉箱式多功能抗冰平台,并通过破冰船破冰、平台桩腿创新设计等,形成了特有的冰区生产管理技术体系。“在多年与严寒及海冰斗争的过程中,我们不断摸索前进,在‘冬防’工作方面积累了一些经验,建立一整套行之有效的冬季安全生产管理制度。”赵明说道。
科技的进步与经验的不断积累,让这座守在北境采油一线二十三年的老油田不断更新。作为老台长的赵明表示:“近几年,油田引进视频监控系统、冰振监测系统、雷达测冰系统等创新科技手段对海冰实施全方位立体监测;海冰来袭时,油田的破冰船也将24小时持续破冰,尽可能减小海冰对平台冲击,减少海冰堆积;同时油田还拥有独有的抗冰锥设计、冲冰装置、蒸汽小车等物理破冰装置,而我们的抗冰保产冲锋队还会扛起铁锹、榔头、十字镐用人力艰难对抗来犯的海冰,守卫原油生产和外输的安全。”
但无论科技如何进步,最重要的,还是坚守在油田上的“老兵们”。“那是2017年一月左右,当时海冰厚度应该有五十厘米左右,我们抗冰保产冲锋队24小时不间断地冲冰保产,但巨大的海冰依然把平台冲撞得晃晃悠悠,赶上潮汐,海冰一层一层向平台发起‘快速冲锋’,海冰像长了手脚般向平台‘攀爬’过来,把外围护栏都推倒了,但此时恐惧早已不在,大家一起冲到沉箱上,挥起榔头奋起抵抗,击碎海冰。”谈起“九三抗冰精神”,赵明激动地回忆着“战友们”的身影。
诚然,科技的进步让这座海冰上的“堡垒”更加坚固,但正是几代“九三人”的坚守以及他们“战冰斗雪,昂首阔步”的抗冰精神,将团结的力量凝聚成坚毅不屈的品质,把一切来犯之敌一一“击碎”。
聚少离多让春风吹拂千里冰封
谈起家人,赵明有些沉默,他本是一个不善言谈的人,对于家人他心中是非常愧疚的,“孩子小的时候也是恋恋不舍,希望我能多陪陪他,可这份工作的性质注定了无法长时间陪伴家人,但职责所在,而且这是每个海油人都会面临的情况,因此我爱人也比较理解,孩子长大以后渐渐懂事,也学会体谅我这位老父亲了。”
赵明作为锦州9-3油田的老台长,他将自己大多数的时间都奉献给这座矗立在冰封海洋上的“钢铁堡垒”,这里就是他的第二个家,而在油田上朝夕相处的“战友”不是亲人胜似亲人,每年和“战友们”在一起的时间甚至多于陪伴家人的时间。“其实我爱人一直为家里默默付出很多,三十多年来,她一边工作一边照顾家人,我亏欠她很多,也亏欠这个家庭很多。”赵明说,“过几年退休以后要多陪陪家人,希望可以弥补一些”。
海的这边是“小家”,冰的那边是“大家”,“小家”是屋内的温馨和谐,“大家”是冰上的坚苦卓绝,但大家庭里每一位海油人的心都是暖的,而这份温暖,便来自每一个小家庭的默默支持。立春时节,万物复苏,待到春风传佳讯,冰海融于“九三人”。(完)
标签: 中国海油